航線資源改革破冰 空域市場格局或生變
12月4日晚間,民航局宣布啟動航班時刻資源市場配置改革試點,首批試點選擇了兩家機場:廣州白云機場和上海浦東機場。具體方案是:將在廣州白云機場開展以“時刻拍賣”為模式的初級市場改革試點,在上海浦東機場開展以“時刻抽簽+使用費”為模式的初級市場改革試點。
航班時刻資源是一種特殊的空中資源,在業內,航班時刻分配不合理被視作是導致機場擁堵、航班延誤的重要原因之一。分析人士認為,航班時刻資源開啟市場化配置如能取得成效,將有利于提高機場、航空公司的運營效率,降低運營成本。
而此次開展試點的兩家機場均為上市公司,對于白云機場和上海機場來說是否會產生業績上的影響?有從事航空、機場投資的公募基金研究人士告訴《證券日報》記者,“這主要看拍賣收費所獲得收入是否會歸入上市公司。”
同時,試點政策對參與競爭的航空公司條件限制不多,民營航空公司有望在改革中獲益。
機場效率提高
航班時刻即飛機起飛、降落所獲得的時間分配。在以往,航班時刻分配主要依靠行政化的操作,并遵循“祖父權利”原則,即航空公司對于上一航季持有的航班時刻享有被優先承認并繼續持有、使用的權利,而新增時刻主要考慮基地航空公司或是優先國際航線進行分配,但其中的分配機制存在行政化嚴重的特征。
伴隨廣州機場等核心機場時刻的日益緊張,國內時刻分配機制市場化改革的呼聲日高。民航局相關負責人表示,此次航班時刻資源市場配置改革試點工作,是行業深化改革、解決諸多矛盾的一次有益探索和嘗試。
對于機場方面來說,此舉亦可以對機場的擁堵的情況起到一定的緩解作用,提高運營效率降低成本。白云機場今年的三季度報告顯示,公司前三季營業收入約41.96億元,營業成本29.23億,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9.26億元;上海機場的營業收入為47.20億元,營業成本26.68億元,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19.25億元。
不過,這種效益在短期內可能難以體現,“這是空域改革的一部分。對于運營效率、業績方面的影響,主要看中長期。業績體現需要一個過程。”海通證券分析師虞楠告訴《證券日報》記者。
同時,根據試點方案,允許航空公司將初級市場以市場配置方式獲得的航班時刻,在次級市場可通過交換、轉讓、出租、出售等方式進行交易;以行政分配方式獲得的航班時刻,在次級市場可基于“一對一”原則進行交換。交易和交換可基于無償或者有償。
這意味著,相關的交易市場也將形成。有從事航空、機場投資的公募基金研究人士告訴記者,“對于機場的業績影響,這主要看拍賣收費所獲得收入是否會歸入上市公司。目前的利益分配機制還不明晰。”
2016年白云機場、浦東機場每周各新增的196個起飛/落地時刻,50%將試行市場配置,用于國內干支線客運飛行;另外50%實行行政配置,用于國際地區飛行。
航空市場格局或變
根據試點方案規定,參與試點的國內客運航空公司需取得中國民用航空規章121部認證,且在近2年內沒有發生過航空器飛行事故,不區分所有制性質,不區分規模大小,均平等參與廣州白云機場的時刻競拍或上海浦東機場的分類抽簽。通過市場配置獲得的時刻資源具有3年的使用權,不需要換季時刻協調,不具有所有權。
春秋航空新聞發言人張武安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其實這主要強調的是要符合民航局的安全要求,基本上只要能安全運營的航空公司都符合這個條件。”
張武安介紹,一般來說,每年的冬春季和夏秋季進行航班資源分配時民航局都要會一定的原則,比如說主運營基地、老少邊窮地區、國際航線優先分配,同時要給新公司預留一點余地。現在新的政策出臺,正是一步步走向市場化方向,對各地航空公司都有利好。
事實上,由于以往采取行政化方式分配時刻資源,很多優質時刻資源被壟斷在三大航手中。隨著試點改革推進,民營航空公司也能參與到資源分配的公平競爭中來。
上述公募人士認為,“對于各家航空公司來說,主要考慮格局的影響。以前是三大航拿下最好的時刻資源,民營航空公司不太有戲。現在開始試點改革,那民營航空公司會不會有機會?”
不過,“也不必高估短期影響,要看長期會形成多大的改革力度。”他表示。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試點改革正值民航局內部出現較大震動,民航局、南方航空、廣州機場等均有官員被調查。興業證券此前的研報稱,民航系統反腐倒逼機場時刻分配市場化。相關統計信息顯示,民航90%的貪腐案件發生在稀缺資源航線審批、航班時刻申請,以及投資、工程建設、物資設備采購等領域。